工医90周年·重点专科巡礼②|锐意进取,砥砺前行——奔跑在生命路上的急诊科
2023-07-21 11:57宣传科
在柳州市工人医院里,有一个地方全年无休、日夜坚守,这里每天都在争分夺秒、上演“生死时速”。这里就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关卡,一个与疾病和死亡抗争却没有硝烟的战场——急诊科。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,让我们将目光聚焦急诊科的前行路……
柳州市工人医院建院时,急诊室附设于门诊部;建国后,急诊工作在开诊时间由各科负责处理或抢救;1982年7月,急诊科正式成立,韦真理教授担任首任主任,当时科室内仅有医师7人,护士8人。创立路途虽艰辛,工医急诊人却牢记使命,自强不息,扎实笃定,砥砺前行。
在急诊科工作了26年的现任急诊科主任阮海林,是科室发展的参与者、见证者。在他的记忆中,学科建设起步虽早,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。“当时科室仅有15名医护人员,人手紧张。但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不等人,为生命护航的誓言不可负。夜班值班医生如需要到院外急救,轮休医生就会立刻从睡梦中起身,赶到急诊门诊添补空缺。高峰时期急诊门诊的夜班接诊量突破上百人次。”阮海林回忆道。
1987年12月启用的门诊楼
学科建设初始,仅开设急诊门诊及观察室。1988年由急诊室更改为急诊科;1997年设立了急诊ICU,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初具模型。1998年加入市120急救网,2015年拥有独立的急诊综合病房和急诊重症监护室。韦真理、陈丽珠、申香远、陆宁等老一辈工医急诊人正是靠着这种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,带领科室走过了发展初期阶段艰难岁月,让“工医急诊”成为群众危难时刻靠得住的守护者。
面对挑战与压力,急诊科人选择:不断创新、不懈进取。
新院区急诊医学大楼
随着2020年7月17日新院区启用,柳州市工人医院独立的急诊医学大楼也正式投入使用,这是截至目前广西规模最大(乃至华南地区均排前茅)的急诊医学大楼,开放床位73张,面积5300㎡,共五层的急诊大楼成为集院前急救、急诊、危重症医学同步发展的大型急救中心,改善了各类急危重症的绿色通道,优化了急救流程,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。
科室布局
经过30多年的发展,如今,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已有148名医护人员,人员数量与科室成立之初相比翻了近10倍。科室设有面积达300平方米的抢救室、留观病区、配备急诊CT室、B超室、急诊检验科、急诊药房、急诊综合病房、EICU等。
科室综合实力雄厚,开展以创伤、中毒、危重症为核心的临床业务,床旁超声技术、血液净化技术、蛇伤微创救治技术、危重症一站式管理模式等多项前沿技术与管理模式走在了前列。院前急救量连续多年占柳州市第一位,成功高效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伤百余起,包括爆炸群体伤、车祸群伤等。
创伤中心复评现场
这样巨大的发展变化是如何发生的?一代代工医急诊人心系救死扶伤使命,让一位位患者转危为安的过程中,把量变转化为质变。
2013年,急诊科在市内首次开展区域性创伤急救新模式,解决了我国缺乏区域性创伤急救中心和创伤分级救治体系的问题。为了让病情危急的患者更快获得后续治疗,市工人医院2015年5月就在我市率先成立急诊病房。2017年,急诊团队率先独立开展血液灌流、血浆置换等技术抢救百草枯中毒及其它药物中毒、蜂蜇伤、蛇咬伤等中毒患者,75%的成功救治率打破了百草枯中毒必死的“魔咒”。2018年,急诊科在我市开展首次航空危重症患者转运,搭建院前转运急救3D立体交通网,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及急救时间。
急诊科在我市开展首次航空危重症患者转运
急诊科独立开展血浆置换术
众所周知,急诊科是一个永不熄灯,24小时有人坚守的地方,随着疫情形势发生新变化,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井喷式增加,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,急诊科就超负荷运行,每日接诊患者人数由平日的200余人骤然增多至600余人,出诊量由原来每天30余人次陡增至每天60余人次,同比去年同期接诊人次增长33%,出诊趟数增长95%,其中大部分是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,工作强度和压力前所未有。
2022年1月5日,院党委书记李兵(左二)在了解EICU入住患者情况
面对这样的困难和挑战,工医急诊人不舍昼夜、分秒必争,确保需住院患者当天清零,患者到院检查30分钟内收入专科或重症监护病房。两院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床位29张、急诊病房床位52张全部住满,两个院区35台呼吸机同时用上,奋战在新冠救治第一线的淬炼中,急诊科走上了标准化的重症病房之路。
时间从不辜负努力者的汗水。一路走来,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通过广西临床重点专科验收,顺利获评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柳州市I级创伤救治中心,科室是六大中心(柳州市中毒救治中心、创伤中心、胸痛中心、脑卒中中心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)的核心组成部门,广西危化品事故紧急医学救援队基地(烧爆伤、中毒救治)、柳州市首家航空救援转运基地,广西首家急诊医学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(GCP)基地,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,柳州市急诊与医疗救援人才小高地(共建),广西蛇伤中毒救治研究合作基地、桂中毒蛇咬伤救治中心、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、广西首家国际创伤生命支持基地、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、心脏猝死防治救单位等。
“广西蛇伤中毒救治研究合作基地”揭牌仪式
近些年,科室实行科教兴科、科教强医战略,多项科研课题达国内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,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、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、二、三等奖5项,柳州市科技进步奖一、二、三等奖3项,发表北大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、SCI文章6篇。每年举办两场国家级、区级医学教育学习班,邀请国内专家探讨急诊医学研究进展及前沿问题,普及新技术,推广成果,在广西区形成重要影响,进一步提升了柳州急诊医学在全区的学术地位。
我院代表队获第四届广西急诊CPR 技能大赛特等奖
我院代表队获第五届广西急诊CPR技能大赛一等奖
如今,市工人医院急诊门诊年服务患者人数达35万人次,院前急救量连续多年居我市首位。工医急诊人本着“关爱生命,博学利民”的医疗服务理念,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。
阮海林主任说,急诊科的前行路还在继续,科室将加大人才梯队建设,让更多群众在危急时刻第一时间想到“工医急诊”。对工医急诊人来说,提升急诊救治水平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,也是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。为了挽救生命,他们必将竭尽所能,带着责任和爱负重前行,用爱心和责任心守护生命之光!